73324941_148810643170373_1763696094962778112_n
76615116_148810663170371_7616587070198251520_n

故事發生在蝙蝠俠童年時期的高譚市,敘述小丑的心路歷程,了解到他為什麼走上這條路,以及他的作為對高譚市的漣漪作用。


<預告片>


⚠️以下包含部分劇情內容,小心爆雷,請自行斟酌。


【Miso 心得撰寫】

>

>
>
>
>
>
>
>
>
>
>
>
>
>
>
>
>
>
>
>
>
>
 
無論在劇情中,或是我們生活的社會上,不免遭遇負面的人事物,至於自身如何去調整,也是大家逐步學習的地方。

有些人能夠良好的消化這些負面能量;有些人則遇到消化不良的情況,這時需要透過他人的幫助,聆聽、安慰、開導。

群居動物的其中一種習性,就是‘互相幫忙’,然而人類也應當如此,除了行動上、物質上的幫助,還有心理層面的幫助也非常重要,觀察他人、關懷他人,用心去點亮尚未發光的燭火,社會會有更多的光,照耀到每一個角落。
 
在《小丑》片中,老闆並沒有對員工施以同理心,僅以音樂店家的單方面說辭以及自己的想法,就認定亞瑟(小丑)是錯的,並將他開除。而亞瑟的心理醫生從未聽進他的訴說、未盡到心理醫生的全責,甚至灌輸了負面想法給亞瑟(心理醫生說道『政府才不在乎我呢,他們也不在乎你』),這位心理醫生是全世界最知道亞瑟的心已經生病的人,卻沒有對他伸出援手。潘妮領養了亞瑟之後,並未給予他妥善的照顧,社工也未曾前往關懷與幫忙。

沒有人知道亞瑟的笑,正是他的求救訊號。

他想被看見、被重視、被尊重、被愛,然而他僅擁有這些渴望的‘反面’,最後選擇成為小丑,站上僅有他能夠歡笑的舞台。

在台灣,是‘有狀況’才會去看心理醫生,像是哪裡生病了似的,而這種情況應當改變。 即使並沒有罹患任何心理疾病,也應當固定每隔一段時間跟心理醫生聊聊最近的情況,像是給‘心’的健康檢查一樣,在傾訴的過程中,讓內心壓力得到理解與釋放。 在學校,只有少數學生會主動找輔導老師談心事、吐苦水,大多數學生或許在意別人的眼光,或許不曉得能夠獲得幫助,或許他們不曉得自己需要幫助。 因此建議學校增加輔導老師的人數,並且安排每位學生在每個上學期及下學期都有一次跟輔導老師交談的時間(採預約制),爾後是否有需要安排下次面談時間,師生雙方視情況而定。

 

 

 

 

 

arrow
arrow

    Miso Z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